什么是科技項目申報?科技項目的應用技巧有哪些?科技項目是指以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為內容,以解決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科技問題為目的,獨立設立的項目。 申請科技項目提示: 理解聲明 首先從國家(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改委、文化部、農業部等)的官方網站上查找與企業發展項目申報相關或可能相關的信息。),省級(科技局、工業和信息化局、發改委等。根據企業的行業和規模,分析企業是否符合申報要求。 如果申請項目過程中時間充裕,可以按照第一份整體文件進行市場整體布局。了解這些科技項目從哪里來,和各種計劃有什么關系。然后根據你所在地區的規劃,提前規劃好科技項目的應用。 因為每一項科技政策都與當地的整體規劃有關。省直單位雖然沒有總體規劃,但市直單位一般都有總體規劃,總體規劃中也會有關于科技的表述。 科技項目引進是政府部門下發的文件,其引進依據可以在總體規劃中找到。 研究申報指南 現在很多項目和基金都有明確的資助范圍和學科分類。 企業應結合往年申報和完成情況,對符合申報條件的科技項目進行分析篩選,重點咨詢項目的資助范圍、項目要求、項目歸屬和專題、課題分類,并根據申報指南中具體支持下的要求確定申報項目,使其與項目指南緊密契合。 企業可以根據以下幾點判斷是否申報項目: 1.是否在項目導向或資金支持范圍內; 2.該項目是學科發展的前沿領域; 3.聯系解決關鍵科學問題; 4.有一定的工作積累和基礎; 5.有良好的學術梯隊; 6.充分的文獻準備。 項目選題 無論是基礎研究還是應用研究,選題都要以問題為導向,而不是以技術為導向。發現問題就發現題目。然而,新技術可以解決的大多數問題都是無效的。 熱門話題不一定是好話題,熱門話題上的人也很火。不過在還沒熱起來的熱點一定是個好話題,因為項目書的復習比申報滯后半年。 在基礎研究領域,引用重量級文獻當然是有效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用最新的重量級文獻作為指導,你會發現很多人對你的想法出奇的贊同,有些評委特別反對跟風。 項目申報時間表 建議申請負責人每年定期對各部門的項目申請時間進行總結,有助于企業科技管理人員提前規劃項目,做好項目申請工作。 國家申報項目一般一年只有一次申報機會;省市申報項目每年有1到2次機會。具體申報時限每年不完全相同,以當年發布的項目申報指南或文件為準。 如遇不確定事項,需及時與項目主管部門溝通,避免產生誤解。 以上是關于什么是科技項目申報。關于技術項目申報技巧的內容,如果有類似的業務需求,可以聯系上表知識產權在線客服。我們有一批經驗豐富的團隊,為您提供貼心的一站式服務,讓您放心無憂。我們可以給創業者最完善的服務和故障排除,讓你盡可能少走彎路。 注銷原因 公司注銷有內部和外部兩方面的原因,內部原因例如公司經營不善,市場不好等。外部原因例如被吊銷、撤銷等,具體如下: 股東或股東會作出公司解散決議; 公司依法宣告破產; 公司章程規定營業期限屆滿且不續; 公司章程或法律規定的解散事由出現; 公司因合并、分立解散; 公司被依法強制解散; 公司吊銷或撤銷后轉注銷。 注銷步驟 清算 公司到登記機關辦理公司注銷程序之前一定要依法進行公司清算,包括終止生產經營銷售活動、了結公司事務、了結民事訴訟、清理債權和債務和分配剩余財產等。 公司不論是何性質的清算,均應依下列步驟展開: 1、成立清算組。 2、展開清算工作。 清算組自成立之日起接管公司,開展以下業務: 接管公司財產、了結公司未了業務、收取債權、清理債務、分配剩馀財產、注銷公司法人資格并吊銷營業執照。 3、通知債權人申報債權。 4、提出清算方案。 清算組在清理公司財產、編制資產負債表和財產清單后,擬定提出清算方案,報股東會討論通過或者主管機關確認。 清算方案的主要內容有:清算費用、應支付的職工工資和勞動保險費、應繳納的稅款、清償公司債務、分配剩馀財產、終結清算工作。 在清算進行完以后,才能進行注銷。 登記 公司注銷過程需要分別去以下7個部門或機構辦理相應賬戶注銷: 1、社保局:核查是否有未繳清社保費用,然后注銷公司社保賬號。 2、稅務局:核查是否有未繳清稅款或費用,然后注銷公司的國、地稅。 3、報紙媒體:公司需自行登報公示,宣告公司即將注銷。 4、工商局:辦理公司注銷備案,注銷營業執照。 5、開戶行:注銷公司開戶許可證和銀行基本戶等其他賬戶。 6、質監局:到質監局注銷公司的許可證例如生產許可證。 7、公安機關:注銷公司印章的法律效應(印章本身可不上交)。 注銷材料編輯 申請注銷前公司應開展公司清算,公司清算完成后便可進入公司注銷申請程序,清算后、注銷前公司需要出具和準備如下報告: 1、公司清算組負責人或公司法定代表人簽署的《公司注銷登記申請書》; 2、清算組成員《備案確認申請書》; 3、法院破產裁定、行政機關責令關閉的文件或公司依照《公司法》作出的決議; 有限責任公司提交股東會決議,股份有限公司提交股東大會決議。有限責任公司由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的股東簽署,股東為自然人的由本人簽字,自然人以外的股東加蓋公章;股份有限公司由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的發起人加蓋公章或者股東大會會議主持人及出席會議的董事簽字確認。 國有獨資有限責任公司提交出資人或出資人授權部門的文件。 因違反《公司登記管理條例》有關規定被公司登記機關依法撤銷公司設立登記的,提交公司登記機關撤銷公司設立登記的決定。 4、股東會或者有關機關確認的清算報告;’ 5、刊登注銷公告的報紙報樣; 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提交的其他文件; 國有獨資公司還應當提交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的決定,其中,國務院確定的重要的國有獨資公司,還應當提交本級人民政府的批準文件。 法人資格編輯 清算動作進行前公司仍具有法人資格,其權利義務能力和行為能力都沒有發生變化; 開始清算動作后,公司便進入特殊階段,其權利義務能力和行為能力均減小,受到相應限制。不過清算期間,公司仍具有法人資格,可以參加民事訴訟。 清算完成后,公司法人資格能力進一步縮小。只剩下些許義務,比如償還債務。 清算之后,公司正式進入注銷程序,一般來說,注銷的整個過程需6-12個月時間。注銷完成后,公司法人資格徹底消滅。 公司注銷編輯 公司被撤銷一般是由于公司存在某些法定的不可存在的現象,比如登記機關事后發現公司登記時的資料有問題。撤銷是一種對行政許可的法律收回行為,是公司注銷的一個原因。 公司被吊銷一般是由于公司違反了相關的規定或沒有履行相應義務,比如沒有年報。吊銷是一種對公司的處罰行為,也是公司注銷的一個原因。 [2] 而公司注銷可以是主動行為例如執照期滿不續,也可以是被動行為,例如公司被撤銷或被吊銷之后都應該按照法律規定進行清算并注銷。 一窗通上線編輯 2019年1月3日,上海注銷企業“一窗通”網上平臺正式上線,企業注銷“網上下單”,通過平臺辦理,全面掌控全流程,實現對市場主體從注冊到經營、退出的全生命周期“閉環式”服務 五證合一后編輯 三證合一與五證合一都已全面實施,不過其初衷是使得公司注冊過程和公司變更過程變得更加快捷簡便,而不適用于公司注銷。公司注銷與注冊和變更的不同之處就在于: 公司注冊是公司從無到有的過程,尚不涉及稅務、債務、社保等,所以各個相關部門只需要公司的基本數據即可開戶,而公司注銷時這些部門需要進行相應的核對,例如公司的稅務問題,有沒有拖欠社保等,所以即使五證合一了,公司還是應該到這些部門機構去注銷自己信息。 公司變更往往是針對公司的某一屬性例如經營范圍進行變更,而公司在多個部門的這一屬性值是一致的,所以五證合一后只需要他們之間共享數據,而不需要變更者到每一處去進行變更。 法律依據編輯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四條、第一百八十五條、第一百八十六條、第一百八十七條、第一百八十八條、第一百八十九條規定:注銷公司依法需按照如下步驟組織清算后,方能辦理注銷登記,終止公司法人資格。 一、依法成立清算組。公司應當在解散事由出現之日起十五日內成立清算組,開始清算。有限責任公司的清算組由股東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組由董事或者股東大會確定的人員組成。逾期不成立清算組進行清算的,債權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指定有關人員組成清算組進行清算。人民法院應當受理該申請,并及時組織清算組進行清算。 二、公告并通知債權人申報債權,依法對債權進行登記。清算組應當自成立之日起十日內通知債權人,并于六十日內在報紙上公告。債權人應當自接到通知書之日起三十日內,未接到通知書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內,向清算組申報其債權。債權人申報債權,應當說明債權的有關事項,并提供證明材料。清算組應當對債權進行登記。在申報債權期間,清算組不得對債權人進行清償。 三、清算組接管公司,展開清算工作。清算組自成立之日起接管公司,了結公司未了業務、清理公司債權和債務、處理公司清償債務后的剩余財產、清繳所欠稅款以及清算過程中產生的稅款、代表公司參與民事訴訟活動。 四、清算組全面清理公司財產、編制資產負債表和財產清單。 五、清算組制定清算方案,并報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人民法院確認。其中:清算組在清理公司財產、編制資產負債表和財產清單后,發現公司財產不足清償債務的,應當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破產。公司經人民法院裁定宣告破產后,清算組應當將清算事務移交給人民法院。 六、根據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人民法院確認的清算方案分配公司財產。公司財產在分別支付清算費用、職工的工資、社會保險費用和法定補償金,繳納所欠稅款,清償公司債務后的剩余財產,有限責任公司按照股東的出資比例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東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清算期間,公司存續,但不得開展與清算無關的經營活動。公司財產在未按前款規定清償前,不得分配給股東。 七、制作清算報告,報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人民法院確認后,申請注銷公司登記,公告公司終止。公司清算結束后,清算組應當制作清算報告,報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人民法院確認,并報送公司登記機關,申請注銷公司登記,公告公司終止。 最新政策編輯 2019年1月1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發布會,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馬正其和國家稅務總局征管和科技發展司司長饒立新詳細解讀了推進企業注銷便利化的措施。 《通知》在保障市場交易秩序和交易安全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精簡文書材料、優化流程,強化部門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推行企業注銷“一網”服務,為守法守信企業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行政服務等,增強了企業辦事的透明度和可預期性,提升了企業辦事體驗。 [5] 重點將從五方面推動企業注銷便利化改革:一是加強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推行企業注銷“一網”服務;二是改革企業登記注銷制度,重點完善普通注銷制度,繼續完善簡易注銷制度;三是推行稅務注銷分類處理;四是優化社保、商務、海關等登記注銷;五是加強企業注銷辦事指引,完善信用聯合懲戒制度。 [5] 詞條圖冊